事工篇:異地客旅,散發馨香

馨香團隊 一、馨香的起源         三十年前的1995年,適逢香港回歸前夕,大量內地人湧入香港。神的手在這片土地上動工,催生了香港第一間純普通話教會:香港聖經教會。這間教會不僅成為許多新移民的屬靈家園,更見證了神在時代變遷中的信實與帶領。         三十年後的今天,香港迎來了新的變化:本地人向外移民的浪潮興起,與此同時,普通話人群再次大批湧入香港。面對這樣的時代脈絡,教會看見神國度的需要,決定回應神的呼召。於是,「馨香基金會」應運而生,旨在動員每一位弟兄姊妹,善用神所預備的恩賜,積極參與本地的大使命行列,祝福這座城市。 二、馨...
Read More →

团契篇: PGIF的故事

        香港科技大學普通話團契PGIF的故事始於1992年9月,由一群來自北美的教授及其家庭所創立。他們懷著向內地學生傳福音的使命,積極在教室裡查經、在家中聚餐,並在校園內舉辦信仰講座。第一次聚會只有七位參與者,主要是這些老師和家人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逐漸吸引了好奇的學生。到1995年9月,以...
Read More →

謝謝天父和你們陪我走過春夏秋冬

梁惠娟 我是從2006年7月開始加入聖經教會這個家服事。回顧過去十多年的恩典之路,心中浮現出這首歌:“風風雨雨的時候,才知道祢的溫柔;多年前,幾年後,仍然相信你恩手。一年年的長大,一次次的切慕,祢都陪我,安慰我,憐憫我!祢說會陪我走過春夏秋冬 – 疼我, 引導我,保護我!倚靠耶和華的人,什麼也不怕,一個不撇下!” 一、見證主恩,他的恩典夠用 還記得第一次分享是在2009教會年刊,因為神答應了我的禱告,賜給我小女兒進入一間理想的中學念書,祂奇妙的作為和恩...
Read More →

中大教大禾場分享:PLACE、SPACE、FAITH

作者:席文峰 一、從港漂到團契 回想起自己和團契之間的緣分,腦海中立馬跳出來的詞語是:恩典和神蹟。 2022年9月,我進入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攻讀神道學碩士。在參加工作十年後,重新回到校園,有許多地方不適應。學習上每週需要大量閱讀資料和文獻,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壓力非常大;生活...
Read More →

成長與陪伴:兒童主日學的四大特點

文: Olga 週日的早晨,在共同敬拜完成後,上水堂的家長們會把他們介乎3-6歲的學齡前兒童,送進其中一間兒童主日學教室。這個階段的孩童,通常剛剛脫離嗷嗷待哺的階段,有些能夠適應獨立上課,另外一些,則需要父母陪伴一段時間,再慢慢適應這個新的環境,畢竟這個環境跟他們在3歲以前,那個可以有室內滑滑梯,公仔和小木馬的嬰兒房,已經又上了一個台階...
Read More →

上水堂青少年主日學 

文/郭俊輝 青少年主日學簡介 考慮到事工發展的需要,2020年9月上水堂成立了少年主日學,當時的少年仍主要是小五、小六的學...
Read More →

從香港聖經教會的成長到宣教的呼召

文/Emily Ma 我從小在香港聖經教會的兒童事工中成長,身邊有許多充滿愛的叔叔阿姨。在我模糊的記憶中,依稀記得自己坐在教室裡的地墊上,聆聽主日學老師教我們唱兒童敬拜歌曲,歌詞還是用 Mark 筆寫在紙上。我懷念參加教會舉辦的退修會,聆聽聖經故事,在作業本上畫畫、寫筆記,並透過手工總結我的學習。在香港聖經教會,我接受了扎實的聖經...
Read More →

服事的挑戰與成長

文/Winnie 我於2013年10月開始在教會服事,當時因所工作的新加坡電訊公司結束香港業務,我也結束了30多年的會計工作。正巧教會計劃在北區植堂,於是我開始在聖經教會服事。期間有個小插曲:當時上水堂尚未找到合適的幹事,一位長老邀請我去上水堂服事。雖然對上水不熟悉,覺得距離太遠,但長老建議先試半年,我便加入了上水堂的服事行列。過程中面對不少挑戰,許多次想放棄,但在...
Read More →
HKMBC